生產過剩時代,供大于求,任何一個行業(yè),產品品種都琳瑯滿目,不僅讓消費者無所適從,不知如何選擇,連經銷商也有點看花了眼,都說自己的產品好,不知該選擇哪種產品,偶爾經不誘惑,選擇一種產品,事后卻大呼上當。難怪乎,走進市場,時常聽到人們嘆息:生意太難做了,錢太難賺了。經銷商們也不禁不住心中吶喊:好產品太難找了。
可好產品真的難找嗎?
一個絕對意義上的好產品也許正如經銷商所感言的真的難找,但適合自己的,相對的好產品卻不見難得找,關鍵是看你能不能找到規(guī)律,能否找對方法。這就象一個人找媳婦,你滿意的,對方未必滿意你;反過來,喜歡你的,你卻未必滿意。而要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媳婦,首先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態(tài),然后按照基本的要求,能達到基本要求的就是合適的,能達到大部份要求的就是比較好的,能滿足自己基本要求的就是最好的。
同樣,經銷商選擇廠家也是有規(guī)律可循,有方法可依的,具體來講,有以下十大標準:
1、企業(yè)信譽度
這是經銷商與廠家合作的前提和基礎。在市場中,廠商雙方都最重視、也是最欠缺的就是“誠信”。“人無信則不立”,廠家如無信譽,則經銷商的利益得不到保證,所以,經銷商選擇經銷廠家,一定要將廠家的“信譽”放在首位。
2、基本情況
歷史:考察廠家成立的時間來驗證廠家的市場競爭力。
產品:考察廠家的產品質量、包裝等產品指標,驗證廠家的產品競爭力。
管理:一個企業(yè)的管理水平如何,從一些細節(jié)完全就可以看得出來,比如走到企業(yè)的廁所去看一看就可以了,如果廁所臭氣熏天,那么企業(yè)的管理也就不敢恭維了。
意識:指廠家的營銷理念、產品意識、市場意識、服務意識等,尤其是管理層的理念和意識。
以上各項可以通過和廠家營銷人員旁敲側擊地了解,公司的各種證件和簡介、公司的網站、成熟的市場方案等等,都可以成為了解廠家的途徑。
3、品牌打造
當今市場,生產力過剩,市場競爭殘酷,一個新產品市場開發(fā),前期沒有巨額的資金來運作市場,對經銷商來說,可不是一件樂觀的事。這反映的是一個企業(yè)膽識、魄力和決心的問題,可以想象,一個舍不得在市場上進行前期投入、沒有必勝決心的企業(yè),你和他合作會有什么好處和前途?
4、區(qū)域市場宣傳
一個品牌,短時間內不可能做到全國內聲名四起,但一定能做到區(qū)域為王。如果企業(yè)有這樣的想法和策略,在區(qū)域內進行有特色的宣傳和推廣支持,那么對雙方都是一件好事。
5、合作支持
任何一個行業(yè),傳統(tǒng)粗放式管理和操作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今市場環(huán)境和形勢了,渠道下沉到銷售終端,進行精耕細作,共同運作市場,這才是對經銷商最有利的條件,也是最有保障的合作支持。
6、信息管理
信息時代,一個龐大的用戶信息數(shù)據(jù)庫,能為企業(yè)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,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和決策依據(jù)。廠家是否幫助經銷商有效的管理用戶的信息,并最終形成完備的營銷數(shù)據(jù)庫?與經銷商息息相關。
7、管理培訓
廠家對經銷商是否有系統(tǒng)而專業(yè)的培訓支持(管理、銷售、服務、專業(yè)技能等)?這是經銷商賴以發(fā)展和實現(xiàn)共贏的基礎。
8、產品差異化
產品同質化時代靠什么銷售產品?答案就是:USP,即獨特的銷售主張。一個產品,沒有獨特的銷售主張,差異化核心賣點,就象一個人沒有思想,沒有個性,人云亦云,自然就得不到市場的青睞和終端用戶的認可。
9、售后服務
“服務就是二次銷售”,而“二次銷售”的意義遠遠大于“第一次銷售”,“二次銷售”不僅僅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,而且還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,牢牢鎖定顧客群,提高品牌忠誠度。所以,經銷商對廠家的考察,廠家有沒有技術服務及售后服務的承諾及支持,至關重要。
10、運作模式
廠家有沒有市場運作模式方面的專業(yè)方案,有沒有指派區(qū)域經理或專業(yè)指導經銷商的市場運作和支持,這是一個企業(yè)對市場運作的基本策略問題,每一個經銷商朋友都應該清楚:跟著一個糊里糊涂做市場的廠家是不可能獲得成功,也是不可能賺到錢的。